立讯精密投50亿!连接器头企瞄准机器人市场
继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元年之后,机器人产业的元年也要来了,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历史拐点。
随着生成式AI掀起技术革命浪潮,国内连接器头部企业正瞄准机器人赛道:立讯精密加码50亿元建设机器人总部基地,长盈精密已获多家国际头部客户定点项目,瑞可达人形机器人连接器进入试产,维峰电子高速连接器批量应用于自动化场景。
连接器企业正将消费电子、汽车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延伸至机器人赛道,一场围绕机器人核心连接技术的行业趋势已然来临。
01 | 商业化临界点?人形机器人百亿市场在望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的突破,正推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加速迈向商业化。这类机器人深度融合AI决策、精密传动与仿生材料技术,被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颠覆性产品。
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8亿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028年的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中国作为核心战场,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750亿元,占全球32.7%。
近年来,连接器厂商也在尝试从家电或消费电子市场往价值量更高的机器人领域拓展。随着生成式AI推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单机连接器价值量攀升至5000元。
然而连接器行业面临三重壁垒:技术端需突破微米级精度、10万次插拔寿命等极限性能;竞争端遭泰科、安费诺等巨头依托汽车/航天技术的降维压制;产业端需跨越5-10年商业化空窗期,平衡研发投入与生存压力。
人形机器人 图/包图网
当前,人形机器人连接器市场仍处于技术验证和小批量应用阶段,市场规模在数千万至数亿美元区间。
但随着特斯拉、优必选等企业明确2025-2030年十万至百万台级量产目标,配套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在量产窗口期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一前景已吸引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瑞可达、维峰电子多家连接器企业加速布局。
02 | 风口已至?连接器头部企业押注机器人赛道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前夜,连接器头部企业正以差异化路径加速布局,撬动机器人赛道的增长红利。
作为行业龙头,立讯精密以50亿元重注开启全产业链布局,而长盈精密、瑞可达、维峰电子等企业则分别从技术迁移、场景渗透、工控基因等维度切入,共同勾勒出连接器行业的 “机器人突围图谱”。
• 立讯精密:重投50亿加码机器人市场
近日,立讯精密宣布斥资50亿元在常熟建设机器人总部基地,剑指工业机器人研发与智能装备制造。这是其2024年营收达2687.95亿元、净利润116.94亿元后,向新增长极的重磅进军。
产能规模方面,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占地66亩,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100亿元,引入3000+专业人才,构建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
技术融合层面,集成AI视觉识别、高精度传感、高精密传动三大核心技术,为长三角及全球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强化技术溢出效应。
产业协同布局上,通过与常熟本地消费电子、声学通信等优势产业深度联动,构建“智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生态,形成产业链横纵向双轮驱动格局。
根据《国际线缆与连接》所整理的信息,去年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增速放缓至 13.65%,而汽车互联业务同比激增 48.69%,凸显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的紧迫性。据悉,立讯精密战略性追加江苏立讯机器人1281万元投资,累计注资达1.03亿元,释放出加码机器人赛道的明确信号。
当前,立讯精密战略布局已形成工业与消费双线并进格局:在工业端,联合中国联通研发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聚焦设备巡检、高危作业替代等场景;消费端则规划2025年推出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家庭服务产品线,切入万亿级智能家居市场。
年报同时披露前沿领域布局规划,包括自研的1.6T OSFP ACC有源铜缆已应用于高端数据中心,满足AI训练模型的高带宽需求。这种底层技术积累,为其切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提供了重要支撑。
• 长盈精密:战略卡位与技术突围并行
与立讯精密同作为苹果供应链核心企业,长盈精密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呈现战略定力与短期承压的双重特征。
其2024年财报显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营收2912万元,同比下滑42.07%,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子公司深圳市长盈机器人更录得-23.07万元的净利润拖累。
但长盈精密仍看好机器人在工业及服务场景下的迅速发展,其去年更是取得了多家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定点项目。
通过持续加码机器人赛道,长盈精密旗下广东天机智能2024年7月发布的双臂协作机器人Marvin,利用MEMS传感器技术实现0.5N力控精度,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产能扩容;2025年3月,与新能源检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开发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天机机器人 图/长盈之窗
据悉,长盈精密机器人业务自2017年对外累计收入超过13亿元人民币,目前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品也已开始量产交付。而在零组件研发方面,其机器人手指套项目已进入材料复合技术攻坚阶段,TPU注塑纤维布与ABS小件的多材质结合强度验证正在推进。
• 瑞可达:连接器技术全场景渗透
根据瑞可达公开的投资者关系信息,其认为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具有极大成长空间的市场。对于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瑞可达目前主要集中于连接器与线束技术攻坚,已针对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开发低压连接器、电源连接器、Type-C及以太网线束系列产品。
去年,瑞可达多项技术、产品取得新突破,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连接器和线束开发完成,并成功与行业的头部客户进行合作。其工业机器人连接器渗透率持续提升,销量稳步增长,同时低空飞行器、医疗、服务器等新领域项目逐步进入试产及量产。
• 维峰电子:工控基因赋能差异化竞争
维峰电子凭借工控领域技术积累,将I/O、WD、WF系列连接器导入机器人市场。其量产的0.5mm板对板高速连接器(如PDR-PH-RD32)已用于工业机器人信号传输,满足大带宽、高频率需求。
维峰电子还计划通过“高稳定性+长生命周期”的产品特性,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客户建立深度绑定。
03 | 小结:机器人产业竞速下的生态重构
人工智能技术跃迁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迈向“生态重构”。2025年前机器人以工业场景小批量落地为主,2030年后随成本下探,服务机器人或进入消费级市场,人形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连接器细分战场,行业已形成差异化突围格局:
立讯精密50亿元重注机器人基地,构建了机器人产业从连接器线束等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竞争逻辑。长盈精密依托消费电子精密制造基因,以零部件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系统集成难题;瑞可达通过机器人高速线束卡位人形机器人信号传输高地;维峰电子则将工控连接器的极致可靠性标准导入机器人领域。
连接器头企布局机器人赛道的背后,不仅是单个企业的战略抉择,更是整个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跃迁的缩影。
未来,具备技术沉淀、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而如何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将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在颠覆性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连接器行业的竞逐才刚刚开始。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