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标准”的最新话题,搜索3674 次
智能汽车、光伏、液冷散热等领域的市场应用,对连接器性能提出更高标准。近期中航光电、DEGSON、倍仕得三家企业推出新款连接器,新品各有技术优势,为连接器行业升级注入动力。
OCP 2025 峰会揭示:AI基础设施正走向“开放”。在这轮由标准驱动的洗牌中,连接器不再只是配角,而是在高功率供电、液冷散热、高速互连三大战场重新定义系统性能边界。对于厂商而言,读懂 OCP,就是读懂了未来十年的市场地图。
PCI标准不断发展,应对PCB设计的挑战,并提供灵活性,从而在未来的高速应用中发挥作用。
单对以太网(SPE)接口的问世标志着工业连接技术的重大进步。这种新型接口不仅减少了布线、供电和复杂度,还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工厂、楼宇管理、汽车及物联网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文在阐述技术标准体系组成、作用地位及标准的制度性开放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电连接器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后,提出了高标准助力电连接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解决路径与建议。
23万辆宝马紧急召回,小小连接器暴露行业大隐患。价格战硝烟下,连接器行业如何告别低价内卷,迎来技术与标准的重构阵痛?
新的EN 18031-1标准更新影响了智能手机,以及其它所有无线设备。
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密集上市及超充桩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步入“效率竞赛”新阶段。液冷超充与800V高压平台成为两大主流路线,前者以热管理革新破解大电流散热难题,后者以高压架构实现系统能效跃升。技术路线分化的背后,是企业对核心能力、成本控制与标准话语权.的全方位博弈。
工业4.0时代下,菲尼克斯以185mm²分线端子重构空间效率,罗森伯格借新接口标准拓展工业以太网边界,史陶比尔10kV插座重塑高压安全连接,三箭齐发革新工业连接标准。
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充电焦虑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大功率充电技术正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方向。本文主要从液冷系统关键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验证和经济性与标准化4个方面对充电接口液冷系统进行研究,旨在解决提升载流能力时充电接口容易产生过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