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华东电子峰会5 广告 第二十八届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 广告

Credo携1.6T Bluebird DSP破解AI数据中心算力瓶颈

2025-10-13 11:32:24 来源:连接器世界网 作者:陈思瑜

作为AEC市场的绝对领导者,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纳斯达克代码:CRDO)在系统级光学连接领域的实力早已获关注数据中心行业认可。

9月10日,这家深耕高速连接17年的企业再掷重磅——发布新一代1.6T Bluebird DSP,为AI数据中心的“算力军备竞赛”注入关键动力。

当下,AI大模型训练集群的GPU数量已突破百万级,单节点带宽需求持续飙升,光互连技术不再是“数据中心配套设施”,而是决定数据中心算力释放效率的“核心生产力”。

随着全球AI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光互连作为数据传输“血管”,正迎来技术迭代黄金期。Credo公司同期公布的财报更印证这一赛道的热度:上一财季营收达2.23亿美元,同比激增274%,高速连接市场的强劲需求不言而喻。

01

趋势与突破:

AI催热光互连刚需,Credo双线领跑

“高速互联早已不只是拼带宽,更是功耗、延迟、可靠性与灵活性的综合较量。”Credo销售副总裁杨学贤的判断,道出了当前AI数据中心的核心诉求。

数据中心 图/包图网数据中心 图/包图网

当下,中国和美国的超大规模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设基础设施,有多家公司投入超过50亿美元。据了解,仅Nvidia第二季度就有约16%的收入来自网络互联部分,而非GPU本身。若以全球AI基础设施投入估算,高速互连市场潜力高达数千亿美元。数据中心算力成为企业的重要关注领域。

更关键的是,AI网络相比传统计算网络,光模块用量增幅可达数倍以上,核心原因在于AI集群需独立后端网络实现多GPU协同训练,互连密度呈几何级提升。这也是数据中心算力的重要应用方向。

在这一趋势下,Credo实现“业绩+技术”双线领跑:业绩端,2.23亿美元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同比劲增274%;

技术端,凭借全线自研IP、芯片与系统级产品,构建起覆盖 50G/lane至200G/lane的全速率产品矩阵,成为全球少数具备1.6T传输能力的企业之一,其800G DSP、PCIe Retimer等成熟产品已批量服务于国内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其数据中心算力也显著提升。

02

Bluebird 1.6T光DSP

精准命中AI数据中心痛点

作为本次发布的“明星产品”,1.6T Bluebird DSP是Credo第六代DSP架构首款产品,基于3纳米工艺打造,三大核心突破精准命中AI数据中心痛点。在数据中心算力领域表现非凡。

Bluebird 1.6T光DSP 图/Credo官方Bluebird 1.6T光DSP 图/Credo官方

低功耗是Bluebird的核心亮点。当行业内同类1.6T产品功耗普遍卡在25W门槛时,Bluebird 全DSP方案支持光模块功耗远低于25W,LRO(线性接收光模块)版本更可降至20W 以下。

这一突破源于Credo公司的定制化设计:摒弃通用标准单元库,自主开发芯片单元与时序方案,在 3 纳米工艺下剔除冗余功能,让每一分功耗都聚焦信号传输核心需求。

低延迟则直接提升AI训练效率。通过独立优化电口(面向主机 ASIC)与光口(面向光模块)架构,Bluebird单向传输延迟控制在40ns以内,可将大语言模型训练周期缩短,直接降低算力成本。

此外,Bluebird的高灵活性与可靠性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支持4通道或8通道224G PAM4 配置,既能实现高密度800G传输,也能扩展至1.6T容量;内置全套测试功能,可实时监测链路状态、提前预警故障,避免AI训练“中途中断”造成的损失;选配IEEE 标准内/外前向纠错(FEC)功能,还能适配500米、2公里及更长距光纤传输,满足跨机柜、跨数据中心需求。

目前,Bluebird已进入实验室验证阶段,多家光模块厂商已启动模组设计。

03

Credo技术矩阵

从800G到1.6T的“速率全覆盖”战略

Credo公司并非仅靠单一产品“单点突破”,而是构建了覆盖50G-200G/通道、贯穿“光+电”的全栈技术矩阵,既满足当下AI数据中心算力的主流需求,又提前卡位未来升级路径。

(1)Lark系列800G DSP:当前市场的“能效主力”

若说1.6T是“未来布局”,Lark系列800G DSP则是Credo公司当前的核心主力。作为第五代DSP架构产品,Lark系列包含两款核心型号:Lark 800面向全功能光模块,集成链路监测功能,适用于高密度AI数据中心的严苛环境,支持800G DR4/FR4等主流形态;Lark 850专为LRO光模块设计,实现模块功耗低于10W。

Lark系列800G DSP 图/Credo官方Lark系列800G DSP 图/Credo官方

Cignal A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已部署超900万只800GbE模块,2025年预计突破1400万只,Lark系列正凭借低功耗优势抢占主流市场。

(2)Retimer与AEC:电互连领域的“关键拼图”

在电互连领域,Credo公司的布局同样亮眼,重点覆盖PCIe与以太网两大场景:

基于PCIe连接技术的产品 图/Credo官方基于PCIe连接技术的产品 图/Credo官方

PCIe Retimer:发布Toucan–PCIe 6.0/CXL 3.x芯片,Magpie --PCIe 7.0/CXL 4.x Retimer 芯片。

其中Toucan采用7纳米工艺,支持43dB PAM4传输,16通道总功率仅11W,配套的“Pilot诊断工具”可快速调试多GPU互联,深受国内大厂认可;Magpie计划2026年供样,提前卡位PCIe7.0市场。

AEC:行业率先推出PCIe AEC产品,传输距离达7米,打破单机柜GPU互联上限,可支持跨机柜算力扩展。

这种“光+电”协同的布局,让Credo公司能够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Turn-Key解决方案。

04

Credo高管视角

技术哲学与市场战略的双轮驱动

“Credo的英文意思是‘相信’,我们17年只相信一件事:高速连接不是堆参数,而是平衡性能、功耗、成本的系统工程。”Credo销售副总裁杨学贤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的技术哲学。在技术层面,Credo坚持“三层创新体系”:

  • IP层面,自主开发定制化单元与时序方案,5纳米产品功耗较竞品低30%;
  • 芯片层面,推行Chiplet(芯粒)技术,核心IP可授权给客户,或与客户ASIC集成,帮助客户快速提升互连性能;
  • 应用层面,针对不同场景优化设计,如Bluebird的光/电口独立开发,拒绝“一刀切”的通用方案。

对于1.6T产品直接采用3纳米工艺,Chris Collins 在回应道:“我们希望不仅是追平竞品,而是要超越。如果别人要用2nm才能达到我们的性能,那成本控制将成其最大挑战。”

就中国市场,他进一步表示:“Credo多年深耕本土客户,从Seagull到Dove480,很多产品都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我们希望继续扮演好技术伙伴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芯片供应商。”

据透露,目前Credo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光模块厂商深度合作,中国市场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05

结语

数据中心连接技术的“生态化跃迁”

从2008年成立时的“SerDes IP开发者”,到如今AI数据中心的“全栈互连解决方案伙伴”,Credo的进化轨迹,折射出光互连行业的深刻变革:高速连接的竞争已从“单一芯片性能”,升级为“芯片-模组-系统-生态”的全链路协同。

Credo的“生态化跃迁”体现在三个维度:技术上,从光或电的单点突破,到“光+电”协同的全栈布局;市场上,从通用产品,到深度适配本土需求的定制化策略;客户关系上,从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到参与客户系统设计的合作伙伴。

回顾近期光博会的行业动态,Credo的1.6T Bluebird DSP与全栈矩阵,不仅展示了一家企业的数据中心算力的技术实力,更预示着光互连行业正从“速率竞赛”迈向“价值创造”的新阶段。

对于连接器行业而言,Credo公司的“生态化思维”或许比单一技术突破更值得关注——毕竟,在AI驱动的数字时代,“连接”的终极价值,是让数据中心算力更高效、更经济地服务于产业创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ig-Bit 商务网
新连接器网站新闻详情页广告 广告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