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 2015未能爆发为哪般?
伴随着USB3.1标准的问世,USB Type-C也成为了行业热点。它传输速率达到10Gbps、正反可插、充电功率高达100W,同时兼容现有的USB软件堆栈和设备协议,一系列的优点使得它在接口方面大有“一统江湖”的趋势,年初时便有“2015将是USB Type-C元年”的说法广为流传。如今一年即将过去,USB Type-C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爆发。
业内普遍认为Type-C高端设备会率先采用Type-C 接口,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是USB Type-C的主要应用领域,但在数码相机、数码音乐播放器、计算机、电视、电子书阅读器乃至汽车等诸多领域,USB Type-C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的亮眼。应用在高端设备上的USB Type-C需要保证高品质,对制作Type-C连接器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在制作的技术和材料成本上,都将比传统接口的标准更高并且成本更大。从技术层面来说,Type-C的传输速率达到10Gbps,这种大幅度的速度增长无可避免地为连接器的信号与电源完整性带来了挑战,并且USB Type-C接口不像micro USB一样能够防水,这对制作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制作材料成本上来说,为了能传输高画质影像、取代电源线,USB Type-C还增加了8条价格高昂的高频同轴线,这让它的造价比传统高上10倍。最近曝出的一加手机的USB Type-C数据线对第三方设备并不完全兼容的问题,就充分说明了USB Type-C在高端设备上的普及依然存在问题。
Type-C应用在高端设备上需要解决更高的技术要求和制作成本的问题,而在低端应用上,刨去依然存在的成本问题,缺乏支持Type-C 接口的电子元件,是导致低端产品没有普及Type-C的重要因素。飞兆半导体的首席战略营销经理Julie Stultz指出:“Type-C在低端设备上的应用明显会滞后高端设备1至2年时间。除去成本,另一个因素是低端设备缺乏支持Type-C接口的电子元件。目前很多开发都是针对更高端的元件,导致低端系统无法实现Type-C接口,因此需要单独实现。”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年6月的时候,英特尔发布的Thunderbolt 3与USB Type-C统一端口,宣布兼容USB 3.1标准,这证明双方在接口标准方面的争执告一段落,USB标准获得了胜利。这一消息不得不说对USB Type-C的普及减轻了不少压力。无论如何,2015年只是USB Type-C的预热,想要爆发还需要时间,未来随着量产数量的增长,成本将随之降低,届时对USB Type-C的使用将更加广泛。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