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交通工具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这是值得钦佩的。
有关“汽车”的最新话题,搜索35434 次
立讯精密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汽车电子与通信业务增速超80%和48%,成为增长新引擎,折射出连接器行业向AI与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趋势。
AI正驱动连接器突破传统传输边界,向高速率、低延迟、高可靠跃迁。面对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数据中心三大场景的智能连接需求,行业技术路径与竞争格局迎来系统性重构。
理想i8调价引热议,冲击高端市场底气何在?背后是供应商的技术底色在支撑。泰科电子、永贵电器、沪光股份、思索技术等连接器企业,正以高压、智能、轻量化连接方案,成为汽车产业链关键一环。
铜价上涨趋势引发连接器行业成本危机,企业加速转向光导、铝材及复合材料。从新能源汽车到数据中心,一场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材料革命正重塑产业格局。技术突围能否破解铜材资源困局?替代与创新的博弈已拉开序幕。
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密集上市及超充桩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步入“效率竞赛”新阶段。液冷超充与800V高压平台成为两大主流路线,前者以热管理革新破解大电流散热难题,后者以高压架构实现系统能效跃升。技术路线分化的背后,是企业对核心能力、成本控制与标准话语权.的全方位博弈。
41亿收购德国百年线束巨头莱尼,并非立讯精密的偶然之举。从消费电子到汽车赛道,从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勾勒出从代工巨头到全球产业链玩家的跃迁路径。
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充电焦虑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大功率充电技术正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方向。本文主要从液冷系统关键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验证和经济性与标准化4个方面对充电接口液冷系统进行研究,旨在解决提升载流能力时充电接口容易产生过热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比超声波焊接与传统压接技术的原理、工艺参数、接头性能及经济性,系统性分析超声波焊接在效率、能耗、材料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汽车、电子等行业案例验证其技术先进性,为制造业连接工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与电气化发展,低压电子锁在充电接口的安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12V-24V低压电气环境,提出一种宽电压兼容、高可靠性的电子锁设计方案。通过驱动电路设计,传动强度设计解决了电子锁无法兼容问题。
从BBA、沃尔沃等豪华品牌到奔腾、吉利、红旗等主流品牌,48V正成为汽车智能化赛道的趋势。然而在产业协同降本需求下,泰科、安波福、莫仕等连接器大厂是如何破解难题的?本文将深度解析其技术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