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回顾丨带您领略金田铜业的铜材料世界
4月14-16日,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田铜业”)聚焦汽车、通讯等热门应用市场,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展示了多款带材、棒材和漆包线产品,《国际线缆与连接》带您领略金田铜业的新型铜合金材料成果和研发技术。
赏新品——瞄准卡脖子
“电子行业作为金田铜业的重要目标市场,这次展会我们带来了应用于汽车、通讯行业的铜合金材料。”金田铜业高精度棒线常务副总经理吕总告诉《国际线缆与连接》记者。
据吕总介绍,金田铜业带来的重磅产品包括有:磷青铜带、散热屏蔽用白铜带、大卷重铜铬锆棒材、Bi黄铜系列产品和自主研发的JT206和JT408系列产品。
- 高强度高弹性磷青铜带,适用于高速冲床,相比普通产品折弯性能更好,且耐疲劳寿命好,可提高30%使用寿命;
- 散热屏蔽用白铜带,能有效防止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磁干扰;
- 大卷重铜铬锆棒材,对比行业内产品,可以达到1吨以上无焊点,提升下游加工效率;
- 无铅化产品,Bi黄铜系列产品和自主研发的JT206和JT408系列产品。最新的ROHS要求铅含量<1000ppm,金田铜业的铅含量可以控制在100ppm以下。
综合来看,金田铜业展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具有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电磁干扰和降低污染的材料含量等优势。如散热屏蔽用白铜带,电压和电流的加大带来更强的电磁干扰和高温升,会影响了关键电子元件和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金田铜业研发了散热传导性能更佳和带有屏蔽电磁干扰性能的材料。
“金田铜业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加工业务,产品主要包括铜产品、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两大类,细分产品包括有高端铜及铜合金带材、精密合金线材、铜排、铜管、漆包线、稀土磁性材料等。”吕总说。
金田铜业材料研发方向主要瞄准了卡脖子的产品技术进行布局和研发:
- 5G通信领域,为了适应5G通信高速率、大带宽、低延时的特征,金田铜业主要研发适应大电流、低温升、高可靠性、低残余应力的连接器用铜带、符合欧盟Rohs指令的接插件用无铅铜棒、高矫顽力高剩磁的稀土永磁材料等;
- 新能源车领域,为满足大电流、高功率的要求,金田铜业主要研发驱动电机用耐油侵漆包扁线、IGBT用的细晶紫铜带、电池端子连接用铜板等;
- 轨道交通领域,瞄准380Km时速的高铁,金田铜业正在攻克新一代高强高导接触线材料;
- 智慧城市领域,金田铜业的杰克龙精工公司正在研发布局智能水阀、智能燃气阀等。
金田铜业不断增强研发能力,重点研发高强、高导、高精度新型铜基合金材料。后续还将不断向替代进口料方面进攻,持续为中国工业强国做贡献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赞成就——实现替代升级
铜合金材料是制作连接器核心关键零件接触件的基础材料,其对连接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以往我国许多高端应用领域连接器接触件铜材都依赖于进口。
材料研究推动技术进步,先进的材料是高端制造的支撑性前提。随着国家对基础材料的重视和铜加工企业对铜合金材料的深入研究,高端铜合金材料持续产出中。
“据数据统计,铜合金加工约占中国铜加工生产总量20%,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铜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从传统的铜加工业务,向新型、高端铜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向转变。”吕总说。
近年来,金田铜业持续为铜合金材料研究创新进行投入,在实现铜加工行业的国产替代方面作出的成果比较显著:
- 研发投入大,2020年金田铜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
- 斩获大奖多,包括有浙江省工业大奖金奖、工信部单项冠军(铜合金棒材)、市科技创新2025项目(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研究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技术);
- 产学研结合密,与中南大学共建产学研平台,高端铜合金应用研究与开发、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等领域开展频繁的项目课题合作。
目前金田铜业产品已经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上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在解决了卡脖子产品的问题上不断实现了突破。
赢未来——建设智能工厂
随着5G基站、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市场上对铜材需求不断增长,为铜加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铜加工行业也呈现出规模化竞争特征,促使铜加工企业进行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不断研发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推进数字化生产、智能化工厂建设,以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据了解,金田铜业从2004年开始了全面的ERP实施,同时每隔三年都会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如IBM、HP惠普等),进行企业信息化的规划,以此来明确整体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和具体任务。
“2020年金田铜业邀请了BCG,对业务战略以及数字化建设进行“十四五”的全面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整体的建设任务。”吕总说。
经过近20年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金田铜业目前已完成全价值链的信息化覆盖,核心系统包括CRM、SRM、ERP、MES、SCADA、WMS、BI等;
通过数字化建设、5G+智慧工厂等内部灯塔工厂的试点打造,已实现了产销协同、工艺标准、质量一贯、生产透明、成本精细、执行可控、无纸流转等业务支撑;
通过工业大数据的沉淀和积累,金田铜业完成了20多项具体数字化场景的应用,如熔铸质量预测模型(通过液穴深度仿真熔铸质量,这是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大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管控;
铜管工厂获评宁波市及浙江省数字化车间、宁波市未来工厂,新材料公司获批宁波市数字化车间,也积极地参与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的起草工作。
回归到智能化工厂的打造本身,更多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质量最佳、服务最优、交期最短的产品。
金田铜业作为铜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敢于投入去试点打造智能工厂,以引领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也为产业链上下游的研发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