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华南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 广告

不玩了?安波福宣布剥离电气分配系统业务

2025-02-13 09:42:35 来源:连接器世界网 作者:陈思瑜 点击:1999

中国汽车线束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安波福不玩了?

日前,安波福(Aptiv)宣布分拆旗下主营汽车线束和充电插头业务的电气分配系统(EDS)业务,这一战略决策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掀起波澜。

为何中国汽车线束市场的“大咖”要选择退场?这会是汽车连接器国产化替代加速的机遇吗?

01 | 安波福为何剥离汽车线束业务?

根据安波福官方说法,其此次剥离 EDS 业务,主要是为了降低对波动较大的汽车行业的依赖。分拆之后,安波福将聚焦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用户体验、软件和工程组件等高利润业务,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从具体业务数据来看,2024年,安波福确实在汽车行业面临不小的挑战。

安波福财报数据

受北美、欧洲部分整车制造商(OEM)以及中国两家跨国合资企业汽车生产计划减少的影响,其信号与电源解决方案净销售额同比下滑 3%。其中,EDS业务在2024年预估收入为83亿美元,高压收入下降近 20%,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下降 5%,且低于工程组件业务(ECG)的16.8%和驾驶辅助系统与用户体验的12.3%。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安波福的高级安全与用户体验业务表现亮眼。去年该业务全年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 7.14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58%。

由此可见,安波福剥离低利润的汽车线束业务,专注于高利润的ADAS、软件和工程组件业务,符合其提升盈利能力的战略目标。这一举措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汽车高增长领域。

而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上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安波福剥离可能导致国内供应链调整,为其他汽车线束供应商带来新的合作机会,这是否意味着国内本土汽车线束厂商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机遇来了?

02 | 国产化替代浪潮下,本土厂商如何填充缺口?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安波福剥离汽车线束业务影响深远。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庞大。据行业媒体预测,2025 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将达到 200 - 300 亿美元。

众所周知,国内汽车连接器及线束市场长期被国外老牌厂商占据大量份额,本土企业虽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在汽车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不足,市场集中度较低,这一直是连接器行业的痛点。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国产化替代浪潮正席卷而来。

以小米汽车为例,其 SU7 车型在汽车线束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小米SU7汽车的高压线束采用了昆山沪光的产品,车灯连接器选用了思索技术的产品。而低压线束供应商莱尼公司,在去年9月已被国内连接器龙头企业立讯精密收购了50%以上的股权。

思索8.50mm间距汽车连接器,最高可承受125℃高温。图/国际线缆与连接

思索8.50mm间距汽车连接器,最高可承受125℃高温。图/国际线缆与连接

这一系列选择表明,国产汽车连接器厂商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随着电动汽车高压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升级,对汽车线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高压连接器、高速连接器等关键组件成为技术竞争的焦点。许多本土汽车线束厂商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布局48V架构、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汽车领域。

立讯精密高速连接器

立讯精密高频高速连接器

Fakra同轴线缆组件,传输频率0-6GHz,特性阻抗50Q

例如立讯精密、中航光电、瑞可达、永贵电器等国内上市企业,凭借资金、研发和市场优势,研发出众多高性能的汽车连接器产品。再如鸿儒连接器、精益达、温达电子等国内潜力厂商也发挥自身特色,在汽车连接器高压、高频、高速细分领域发力,试图在新能源汽车线束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03 | 小结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波动让众多企业重新审视自身业务布局,安波福便是其中之一。

安波福剥离低利润的汽车线束业务,既是其聚焦高增长领域的战略选择,也为中国本土厂商打开了填补市场缺口的机会窗口。

当前,国内连接器企业凭借在高压、高速连接器等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以及供应链整合能力的提升,正逐步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然而,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品牌认知度偏低等问题仍需攻克。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高压化趋势的深化,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将倒逼本土企业加速创新。若能在核心技术研发、客户资源积累及全球化布局上持续发力,国产连接器厂商有望在行业变局中实现从“跟随”到“领跑”的跨越。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新连接器网站新闻详情页广告 广告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