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华南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 广告

关税风暴下的连接器行业:国产替代有望崛起

2025-04-11 22:37:00 来源:连接器世界网 作者:陈思瑜

短短一周时间,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的“三级跳”式加码,将中国电子、汽车等外向型产业推向风暴眼。作为反制,中国同步实施对等关税措施,税率同样提升至125%,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贸易博弈日渐升级。

连接器作为消费电子、汽车、芯片互连等领域重要的元器件,将迎来哪些影响?关税高压下,高端连接器市场是否迎来国产替代黄金窗口?出海企业借道东南亚的“避税路线”能否行得通?

为此,《国际线缆与连接》第一时间联系了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亦平、Big-bit 产研室等权威机构,并对话本土消费家居类连接器厂商,同时结合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电话会议回应,从企业动态、行业趋势与政策博弈三维度,解码这场关税风暴中的连接器产业突围战。

01| 关税增加对连接器行业影响几何?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至125%,对连接器行业的影响呈现结构性分化与长期转型压力并存的特点,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短期出口订单下滑、大宗商品涨价、终端需求萎缩三重压力凸显产业韧性差异,出口导向型企业首当其冲,形成 “订单、成本、需求”的多维挑战:直接出口企业利润承压、供应链加速区域化重构、客户议价权争夺加剧

而长期视角下,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已从2018年的19%降至13%左右,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通过转移产能、开拓第三方市场等方式逐步适应新格局。

根据《国际线缆与连接》对连接器及连接器材料企业的动态信息梳理发现,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瑞可达、博威合金表现淡定,表明低依赖度与前瞻性布局成为抗跌关键。

图/立讯精密

连接器企业 图/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已通过全球产能布局等控制风险“对等关税”影响有限;且立讯精密向美国出口的成品数量很少,关税对立讯精密的利润和营收影响微小。

长盈精密:2024年直接向美国地区交付产品的营收占总营收比重约为3% 。

瑞可达:美国加征关税有利于其海外工厂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就近服务客户,也更有利于海外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博威合金:新能源业务方面,在美国建设的 2GW 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可应对美国对海外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此次加征关税对该美国项目有利。

值得关注的是,连接器企业立讯精密指出在电子制造业供应链企业中,通常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供应链企业不需要承担关税,关税由客户承担。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在4月9号的电话会议中提到:“直接传导关税的做法,过往汇率等都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一样。”

当谈及此次加征高额关税是否会对消费电子、汽车及装备等领域中的连接器产生影响时,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亦平表示关税战对中国连接器行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解释道:“消费性连接器大多供给国内OEM厂商,或东南亚等地组装厂,并非直接卖往美国。但美国品牌厂商的代工订单由于成本上涨而转移至中国大陆之外生产,以及全球经济萎靡导致连接器订单减少等对连接器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02| 国产替代机遇来临,有望撕开高端市场突破口

美国加征关税在短期内加剧行业阵痛,却也为高端连接器市场的国产化替代撕开了突破口。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优势与制造能力,正成为撬动连接器高端市场格局的关键支点。

李亦平表示,中美双向加税对美国连接器企业影响较大。

以美国老牌连接器企业安费诺为例,其在数据中心等高端场景为英伟达等客户提供高速互连产品,关税上升将导致其代工环节成本上升或供应链受阻,或将加速推进供应链本土化,中国本土连接器厂商有望从中获取更多的国产连接器替代的机遇。

从国内头部连接器企业维度看,国外连接器企业若因关税导致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市场产品供给波动,能为国内竞争对手创造更多入局契机,头部连接器企业可利用本土化优势争夺更多的高端市场机会。

从国内中小连接器厂商维度看,关税催化下,若连接器外企本土化供应链释放出大量二级代工订单,为连接器中小厂商提供了切入高端市场的“跳板”。

Big-bit产研室认为,关税战下,国内供应链优势将再度加强。其数据显示,消费电子、家电连接器国产化率已超 60%-70%,连接器中低端市场受影响有限,连接器高端市场反而迎来替代窗口。

一家主要生产消费家电类射频连接器的厂商向《国际线缆与连接》释放出乐观的态度,其认为关税增加可能会成为国外连接器产品进入国内的阻力,本土连接器中小厂商的销量存在增加的可能性。

美国加征关税的连锁反应,正在加速连接器行业的国产化替代。从外资巨头的本土化策略,到国内连接器头部企业的高端突围,再到连接器中小厂商的夹缝求生,连接器行业分化逻辑清晰可见。

03| 东南亚出海:在机遇与风险间寻找平衡

谈到关税问题,不得不谈“出海”;谈到“出海”,就不得不谈东南亚。

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压力下,东南亚成为中国连接器企业出海的“缓冲带”,但地缘政治、产业链成熟度与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让这一路径充满变数。

美方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实行“对等关税”,并向东南亚释放出谈判交易的信号。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政治站边意味浓厚的氛围下,命运的罗盘又会偏向哪一刻?

与2018年的贸易战相比,这次的关税战拥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王来春在电话会议中谈到,现在和以前不太一样,以前波动相对较小,而目前还不到定性的时候,“大家应以观望为主”。

李亦平同样认为目前需要观望。“东南亚设厂借道避税需重新考量,目前各国在谈判,关税有望下调,不过政策不稳定”,李亦平补充道。

现东南亚市场的风险与矛盾为产业链“拆解”与“重构”的两难。

短期矛盾:东南亚难以复刻中国“全产业链”优势,以连接器电镀为例,越南合格供应商较少,良率差距较大,抬高隐性成本。

长期风险:美国关税政策摇摆不定,若东南亚国家被迫“选边站”,现有布局可能失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东南亚市场不具备战略考量价值,从立讯精密等连接器头部企业的动态,或能折射出连接器行业在短期避险与长期布局间的权衡。

王来春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消费电子海外扩充计划会优先考虑东南亚。

尽管面临美国46%的关税,越南凭借成熟的电子产业链、物流效率及人才储备,仍是消费电子连接器制造的“基本盘”。立讯精密明确表示,“除非越南关税比其他地区高10%以上,否则产能转移可能性极低”。

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其他国家产业链配套薄弱,物流成本高企。以马来西亚为例,其24%的关税虽低于越南,但连接器电镀、模具等环节仍需依赖中国供应,综合成本优势有限。

而对于新加坡市场的考量,立讯精密则表示,如果未来游戏规则里按产地关税税率认定产品减免税的标准,新加坡关税明显比东南亚其他国家低,可以考虑在新加坡做一些模组。

因此,短期内连接器行业需以“动态观望”策略应对关税波动,优先利用现有产能,静待政策博弈明朗;未来的长期趋势应该是,供应链“中国总部+区域制造中心”模式成型,核心工艺保留国内,终端组装贴近市场。

04| 小结

美国对华关税“三级跳”引发的贸易震荡,尽管给连接器行业带来了出口企业面临订单流失、成本高企与需求萎缩的三重压力,但头部连接器企业凭借全球布局(如立讯精密的 FOB 模式与东南亚产能)和低对美依赖(长盈精密直接出口仅3%)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

长期而言,关税倒逼行业加速结构性调整——高端市场的国产化替代窗口已然开启,安费诺等外企的供应链本土化进程为国内头部企业创造技术突破契机,中小厂商也可通过承接代工订单切入细分领域。

而东南亚出海策略呈现“短期避险 + 长期观望”特征:越南等国的成熟产业链使其成为消费电子连接器的 “缓冲带”,但关税谈判结果引来的政策波动与配套短板仍需警惕。连接器行业未来或将形成“中国总部+区域制造中心”的供应链模式,核心技术与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终端组装贴近目标市场。

正如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秘书长李亦平所言,关税冲击本质是“压力测试”:既能暴露中低端产能的脆弱性,也让具备技术储备与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凸显优势。

从短期阵痛到长期转型,连接器行业正站在供应链重构与国产替代的关键路口,而“技术深耕 + 市场多元”将成为破局的核心逻辑。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新连接器网站新闻详情页广告 广告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