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华东)中国磁性元器件行业智能生产暨 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 广告 25年华东电子峰会5 广告

立讯技术高速裸线技术如何抢占高速互连赛道

2025-08-05 09:49:00 来源:连接器世界网 作者:陈思瑜

在AI算力爆发式增长的浪潮下,高速裸线正成为数据中心与服务器内部传输的命脉。当英伟达GB200超级芯片内置5000根NVLink铜缆,以铜代光实现GPU间高速互连时,全球产业的目光瞬间聚焦于铜互连技术。

224G/448G传输速率成为竞争焦点,而其中高速裸线结构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性能、成本和供应链安全。

物理发泡技术因国际巨头推动一度成为主流,但其核心设备交付周期拉长至两年以上、含氟材料面临环保限制等瓶颈日益凸显。

01| 物理发泡的困局与藕芯结构的创新

众所周知,物理发泡技术长期主导高速裸线制造,但传统物理发泡技术需要依赖国外进口的压出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供货周期极长,从之前的一年半延长到现在的两年多,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同时,高速裸线的物理发泡技术所使用的材料成本也很高,并且对制程的控制要求极为严格。理论上高速裸线物理发泡能带来一定的衰减收益,但高速裸线实际生产中,由于发泡均匀度等问题,实际收益往往低于理论预期,甚至在加工过程中的弯折劣化等情况还会进一步吞噬收益。

为打破这一困局,安费诺与新亚电子两家公司技术团队联合攻关,研发出新型高速裸线铜缆押出工序制造技术 —— 藕芯结构方案,目前该技术已顺利获得专利授权并成功导入量产。

作为近期行业热议的技术方向,藕芯结构方案采用绝缘芯线内部均匀分布微孔的设计,通过在绝缘层设置环绕通气孔道,利用空气低介电常数的特性提升信号传输效率。

藕芯结构方案 图/新亚电子

藕芯结构方案 图/新亚电子

其核心优势在于:气孔为贯通通道,在降低介电系数的同时不影响损耗因子,高频性能更优;信号传输无阻隔,较小孔积度即可达到高发泡传输效果,且弯折阻抗变异小。

更关键的是,与传统物理发泡需依赖进口铁氟龙发泡设备及专用材料不同,这一专利技术无需使用国外进口铁氟龙发泡设备,就能制造出高品质、高性能的服务器内、外部高速铜缆,包括 224G/448G 高速铜缆,大幅降低了制造门槛。

藕芯结构方案这一非物理发泡技术的出现,为高速裸线领域的国产化替代提供了重要可能。而立讯技术作为业界最早应用高速裸线非物理发泡技术的企业,也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2| Optamax高速裸线:中国高速互连技术突围样本

当行业热议藕芯结构时,立讯技术已悄然在高速裸线非发泡技术路线上深耕十年。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会刊《国际线缆与连接》联系到立讯技术的高速裸线技术产品专家戴进昌先生,深入了解立讯技术在高速裸线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成果。

立讯技术自2014年起自主研发Optamax™超低损耗、抗折弯高速裸线技术,构建起从材料、工艺到高速裸线产品的全栈技术体系,在224G高速铜缆领域优势明显。

戴工向《国际线缆与连接》记者介绍,立讯技术Optamax™高速裸线技术通过在外层覆盖层采用发泡材料、内层保持实心绝缘芯线的结构设计,既保留了低介电优势,又规避了物理发泡易导致高速裸线弯折劣化、焊接变形的缺陷。

“物理发泡虽能降低DK值,但存在明显短板:工艺窗口窄、设备投资大,且含氟材料不符合当下环保趋势。”戴工进一步指出,“非物理发泡方案通过材料改性与结构优化,在224G/448G场景下已实现与物理发泡相当的传输性能,同时良率、可靠性显著提升。”

材料与工艺创新是Optamax高速裸线技术核心。通过多年高速裸线研究,立讯技术摆脱对国外高速裸线发泡设备及材料依赖,采用先进共挤介电技术和低介电常数材料,如银镀铜导体提升信号传输与端接可靠性,选用低DK和DF的PP、FEP及EPTFE等材料优化SI性能,紧密结合屏蔽层保证信号稳定。

这些创新使高速裸线具备超低损耗和超强抗折弯特性,其在弯折过程中性能变异小于2%,满足AI系统高密架构对弯折定型的严格要求,确保铜缆在复杂布线环境下稳定传输信号。

立讯精密Optamax高速裸线

立讯技术Optamax高速裸线

高速裸线技术落地离不开全链路协同。基于Optamax高速裸线技术,立讯技术凭借垂直整合能力,从高速裸线延伸至连接器、组件加工,构建了完整的互连解决方案。

2024年OCP峰会上,立讯技术推出KOOLIO CPC 224G架构,通过360度全屏蔽连接器设计,实现64路高速差分线集成于19.25mm高度内,线缆间距压缩至1.9mm,插损低至22dB。

立讯精密KOOLIO CPC 224G架构

立讯精密KOOLIO CPC 224G架构

在应用端,Optamax高速裸线技术已支撑立讯技术开发出112G/224G PAM4 DAC与“轻有源”铜缆,单端口传输能力达800Gbps-1.6Tbps。其高速外部线缆涵盖通用MSA(QSFP/QSFP-DD/OSFP)及自研(EXT ASM/EXT ASM-DD)产品,遵循OSFP MSA规范,满足数据中心高速通信需求。

立讯精密1.6T OSFP外部线缆产品家族

立讯精密1.6T OSFP外部线缆产品家族

立讯技术Optamax高速裸线已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核心互连场景,包括GPU到GPU,GPU到CPU、GPU到交换机互连等。即便在复杂多变的安装环境中,面对频繁的弯折挑战,高速裸线也能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有效减少信号损失。

03| 百花齐放:国产技术路线的升维竞争

当业界还在争论发泡与藕芯的优劣时,立讯技术已跳出了单一技术路线的局限。戴工在采访中直言:“未来的高速裸线发展趋势一定是百花齐放,物理发泡只是先行方案而非唯一解”。

立讯技术自主研发的 Optamax高速裸线技术,具备超低损耗和超强抗折弯特性,得益于多年对高速裸线的材料和工艺技术研究,摆脱高速裸线行业当前受制于罗森道发泡设备及美国发泡材料限制。

而新亚电子联合安费诺推出的藕芯结构方案,通过绝缘层环绕通气孔道设计,以贯通式气孔实现低介电特性,在高频性能和弯折稳定性上表现亮眼,同样成为非物理发泡路线的重要探索。

凭借“光电协同”战略,立讯技术正重新定义竞争维度:在背板线缆、柜内连接等短距离传输领域,铜缆凭借直连无转换、低功耗的优势持续进化;而在长距离高密度场景,光连接同步发力。这种协同思路与藕芯结构方案的应用逻辑形成呼应——后者通过结构创新降低制造门槛,同样在短距高速场景中展现出替代潜力。

国产替代的本质,是从技术追随转向标准定义。当立讯精密的Optamax高速裸线、安费诺&新亚电子的藕芯结构等方案并行发展,中国企业在高速互连领域正形成多技术路径的“创新矩阵”,打破单一供应链依赖。

04| 小结

随着英伟达GB200带动铜缆需求激增,LightCounting预测2024-2028年DAC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5%。而国内高速线缆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未来潜在空间达千亿级。

当物理发泡的黄金时代逐渐褪色,中国企业在百花齐放的技术路线上,正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注入新活力和新可能。高速互连的竞争,已从单一的参数之争,升维至生态协同与可持续创新的全面较量。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联合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接插元件分会,定于2025年10月31日在广东省联合主办“2025超节点互连技术创新大会暨2025(第十四届)连接技术发展研讨会”。大会以“技术引领·生态协同·标准赋能”为核心理念,将凝聚产学研用多方智慧,深入探讨数据中心高速互连与热管理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工程实践经验及未来演进方向,为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新连接器网站新闻详情页广告 广告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